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『功課』風暴

原以為『功課』在課輔班結束後,就可以暫時畫上句點,孩子跟老師道別之後,接下來應該是享受親子歡樂時光、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但是,事實並非如此。
(場景)
小E 媽媽提到:『前天晚上,小E回家後我再看一次他的作業,我看到有一題錯的,跟他說。又是跟往常一樣,他很生氣的說課輔班老師看過了,不會錯了,硬是不改,態度也很不好。弄得大家很生氣。唉!』
這樣類似的場景,相信在有學齡的孩子家中並不陌生。
-------------
我們期待孩子能夠獨立、能夠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責任、也希望孩子能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不讓父母操心。
但是,我們正在做甚麼?
幫孩子安排進度;
幫孩子決定該怎麼學習,避免因成績不理想而落後;
否定孩子所做的事情,讓他更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做好;
很有效率的幫他找出錯誤,並且要求訂正。
我想,
持續這樣的慣性六年下來,我們的期待,恐怕也只能繼續『期待』而難以成真了。
我想,
如果孩子願意嘗試、願意做決定,剛開始不盡完美是過程,何不用『等待、陪伴』的心情面對呢?

有時候,我很希望孩子帶著『不完美』回到學校,
這樣,老師才會知道學生哪邊沒學好,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,不是嗎?

如果我們把問題再往前追朔一點,
孩子到底帶回來甚麼『功課』?
我想,除非少數家長會思考到這麼深層的問題,或是積極去探究其中的意義、進而與老師對話,不然,大部分的我們,就是選擇默默承受,要求孩子也告訴自己『要配合』。接下來,『功課』風暴就一幕幕上演,場景從課輔安親班、到家庭。

昨天一位六年級的孩子小W,他的作業總會有六、七樣。語文3~4樣,數學類2~3樣,認真、勤奮的W,課輔時間從不需老師提點,一樣一樣作業奮戰到底。數學是他的罩門,他依然奮力以對,毫無怨言。
昨晚W哭了,一整晚戰完一件件作業,他覺得好累,當他拿起數學,眼前複雜的複合圖形面積與周長計算,讓他徹底崩潰,啜泣。
我拍拍他的肩,沒有說話。
後來,他開始運算起來,沒有歇息。
30分鐘後,拿給我批閱,當他看到眼前的圈圈記號,再次啜泣,這次更心碎了...

艱難得寫著數學作業,小W不是第一次,他,也不是唯一的一個。
我很希望能跟老師談談孩子寫作業的困境,讓老師理解這些『功課』的功能性--很有限了。

『功課』的目的是甚麼?

『功課』給的恰如其分、合適嗎?

『功課』完成,同等於『孩子學習到了』嗎?

『功課』到底花掉孩子放學後多少的時間?(如果你精算一下,恐怕會嚇一跳喔)

透過『功課』,我的孩子學習到甚麼能力?(會不會跟我們所『期待』的目標,撘不上太大聯結,但卻耗掉全部的精力??)

教學現場的老師,我們要想一想,
守護孩子成長的我們,不能不時常反思這些問題。
周而復始,日復一日,
孩子的童年,孩子的創意
孩子自在不受框架的『長大』,
需要時間、需要養份、需要空間、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...
而不是一堆『功課』啊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